高标准农田施工组织设计:混凝土管排水工程

2024-04-17

1、施工测量


 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测量数据,经复核符合规范规定的偏差要求。采用全站仪测量放线,放出管道中心线。经监理验线合格后进行开挖。


2、沟槽土石方开挖


  (1)土方开挖前,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地面下的构筑物进行调查确定开槽断面、堆土位置、施工道路、机械设备等。沟槽开挖前,必须弄清与施工相关的地下情况。根据图纸和有关资料的提供,采取现场开挖探坑的方法弄清地下情况。与已有管线相接处,必须在挖槽之前,对其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校对,必要时应开挖探坑进行核实,若坑探结果与施工图及有关资料提供的位置或高程不符时,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变更调整。


DM_20250114142331_001.jpg


(2)槽深小于3m的,沟槽开挖均采用一步大开槽形式,边坡坡度为1:0.67。槽深大于3m,沟槽开挖采用分层开挖开式,边坡坡度为1:0.75。放坡视土质而定,若土质松软则将放坡扩大到1:1。


(3)挖槽采用机械开挖。为保证基底的土壤结构不受扰动,基底预留10-20cm由人工清理,严禁超挖。人工清挖槽底时,应控制槽底高程和宽度,并不得扰动或破坏槽底土壤结构。当下一道工序不能与本工序连续进行时,槽底预留层应待下一步工序开工时再挖。清理槽底尽量使用平锹。清槽前,应进行高程测量和中线放样,基底清理后应进行压实,以确保工程质量。当槽底处在地下水位之下时,应先铺设厚度20cm的毛石或碎石垫层,然后再作管沟基础。管沟基础应落在土质良好的原状土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≥80KPa,若达不到标准时,采用毛石垫层处理,将毛石分层铺设挤实,厚度为40cm,两侧比基础宽30cm。


(4)机械挖槽前,应先向操作人员详细交底,交底内容应包括:挖槽断面,堆土位置,现有地下构筑物的情况及施工要求等;并应指定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的专人与司机配合,且及时测量槽底高程和宽度。


(5)沟槽两侧堆土时,堆土距槽边不得小于1米,堆土高度不得大于2m。


(6)挖槽长度较长时,应将槽边设置防护栏杆;沟槽施工两端、路口等重要部位应设置警示灯,并安排专人看守。


3、砂石基础


3.1 砂石基础可选用下列材料:


(1)天然级配砂石,其最大粒径不大于32mm;


(2)中砂、粗砂;


(3)碎石,其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。


3.2 管道土方挖除后,人工清理槽底至设计高程。之后马上铺筑砂石基础,尽量减少晾槽时间。向沟槽内下砂石料应按照每米用量进行控制,避免在槽底堆料和再由发生倒料现象。


3.3 砂石基础由人工平整,摊铺应按照设计厚度加一定的松铺系数。虚铺厚度暂不能确定时,应作试验段进行测试,取得准确数据后再大面积施工。


3.4 砂石基础应略高于设计值,管道铺设时可作适当调整值。


3.5 保证砂石基础的含水量要控制好,保证其在压实时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附近(±2%)。


3.6 压实工具最好使用平板振捣器或电动夯,禁止使用蛙式夯等跳跃型机具。单点的夯实时间控制在20-30s,成活后表面平整,无明显起伏。压实度达到设计压实度≥0.93。


4、管道铺设


4.1 管道铺设前的准备工作


(1)准备好施工机具、工具、吊运设备、承插管、橡胶圈、润滑剂等材料。


(2)复核沟槽中心线和基础标高。


(3)清除承口内表面和插口外表面的油污、杂物。


(4)检查橡胶圈外观应无气泡、裂缝及碰伤等缺陷。


(5)准备好润滑剂,用刷子、布头沿插口涂刷一遍,然后将橡胶圈平滑套入,橡胶密封圈放置位置。


4.2安管顺序


(1)从下游排向上游,插口向下游,承口向上游。以吊车系下第一节管,将管头放在已弹好线的基础中心线上才能松吊回臂。


(2)继续系稳第二、第三节管并随稳随测后端中线和高程。


(3)为准确控制管位,须在第一节管的两端用支撑控制并固定。


(4)并以此做为调节下一节管端头中线位置及调整后的管头固定方法。


(5)对口时应符合下列要求:


将被插入的管子稍调离槽底,使插口橡胶圈准确的对入承口锥面内;


利用边线调整管身位置,使管身中线符合设计要求;


认真检查橡胶圈与承口接触是否均匀紧密,不均匀时进行调整,以便于安装时橡胶圈准确就位。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